武汉胃病医院分析折磨她数十年的胃病

武汉国医堂医院

输入您的电话,专家将在1分钟内给您回电

  韩女士,59岁,教师。以“间断性上腹部不适、饱胀、疼痛10余年”为主诉就诊。10余年前韩女士出现不明原因上腹不适,在当地医院按肖病给以雷尼替丁及多潘立朗治疗2个月,病情一度好转,但每遇饮食不当或过度劳累,腹胀、腹痛会再次出现。因担心胃癌于5年前到某医院做胃镜检查,胃镜报告为“慢性浅表性胥炎”、幽门螺杆菌阳性,给以胃药及阿莫西林、甲硝唑治疗2个星期,并服用胃黏膜保护剂,症状好转,遭照医生嘱咐定期复查胃镜。一年内先后共经过3次胃镜检查,分别诊断为“慢性胃炎”、“慢性糜烂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幽门螺杆菌阳性,重复上述治疗疗效不佳。到省城及北京、上海大医院诊治,B超、CT、肝功能、全消化道造影等检查均正常。10年间共检查胃锐12次,均报告为各种慢性胃炎,其中2次有肠上皮化生。曾用雷贝拉唑、埃索美拉嗤、克拉霉素、丽珠胃三联、莫沙比利等治疗,疗效均不满意。
  武汉胃病医院专家介绍,胃炎是一种常见疾病,其病因除了与饮食、生活节律有关外,还与人的情绪和心理状态有关。1932年,美国著名的生理学家坎农首先分析了不同情绪状态对胃肠功能的影响,并区分了有利或不利于胃肠道分泌和收缩的各种情绪。认为“胃肠道是最能表现情绪的器官之一”。
  不少人在焦虑、愤怒、忧伤、紧张、生气等情绪状态下会表现出胃肠不适的症状:上腹部隐隐不适,口干口苦,甚至反酸、烧心;有些人会出现下腹部胀痛不适,或感觉肠道叽里咕噜、肛门排气不断,甚至伴有急迫的便意,排便后仍有不爽的感觉;有些人还可能伴有全身不定位的疼痛,睡眠不佳,心情郁闷或烦躁等心理障碍。反复就诊却未发现器质性病变(如消化性溃疡.炎症性肠病等),这种情况在医学上称为“功能性胃肠道疾病'当前医学界把胃肠道病变并伴有心理障碍称为“胃肠道心身疾病”。
  胃肠道心身疾病并不属于新的病症,而是一直普遍存在人们当中,只是随着近几年来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变、工作压力的增大,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武汉胃病医院从一项调査表明肠道心身疾病在我国城市中发病率为10%左右,在欧美国家的发病率更高。一般来说,胃肠道心身疾病发病率发达国家比发展中国家多,城市人比农村人多,特别是城市中的知识分子、白领、学生等从事紧张脑力劳动者为高发人群。胄肠道心身疾病患者中,中青年人约占50%。虽然它不会致命,却可显著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而逐渐被人们所关注。

快速预约通道